SC∕T 7208.2-2007 牡蛎拍琴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(水产)
ID: |
00675C2673CC423E89E5A14806F46D0D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6 |
页数: |
4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臼65.020.30,B 41,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,SC/T 7208.2-2007,牡蜘拍琴虫病诊断规程,第2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,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Perkinsosis of ShellfishPart,2: Hisωpathologiω1 Method,2007-06 - 14 发布2007 -09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前古生F,F司,SC/T 7208(牡蝠拍琴虫病诊断规程》分为两个部分,一-第1 部分:琉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;,一一第2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,本部分为SC/T 7208 的第2 部分,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,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SC/ T 7208 . 2一2007,本部分起草单位: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、深圳出人境检验,检疫局,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冰、黄健、陈爱平、江育林、王崇明、王秀华、魏琦、刘莉,I,l,?,SCIT 7208 .2-2007,1 范围,牡蜻拍琴虫病诊断规程,第2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,SC/ T 7208 的本部分规定了牡霸拍琴虫病组织病理学诊断法的原理、试剂与材料、仪器设备、操作,步骤和结果判定,本部分适用于牡航、鲍及其他贝类感染海水拍琴虫(P时, insus marinus )和奥尔森拍琴虫(P.olseni),引起的拍琴虫病的普查和诊断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,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,然而,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,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,SC/ T 7202.3-2∞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,SC/T 7205.2-2007 牡蜻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2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,SC/ T 7208.1-2∞7 牡蜡拍琴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:流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,3 原理,3. 1 牡蜻拍琴虫及其病理学特征,见SC/T 7208.1-2∞7 (牡妨拍琴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:疏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) 中3.1 的规,定,3.2 技术原理,见SC/T 7202.3-2007 (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)中3.2 的,规定,4 试剂和材料,见SC/T 7202.3- 2007 (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)中4 的规,定。阳性对照相应为受拍琴虫感染且显示明显病理变化的牡蜘组织切片(H - E 染色) 。阴性对照为未,受拍琴虫感染的正常的牡霸组织切片(H-E 染色) ,5 仪器设备,见SC/T 7202.3-2007 (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:组织病理学诊断法)中5 的规,定,6 操f1'步骤,6. 1 样晶准备,6 . 1. 1 样品的采集按SC/T 7205. 1-2007 (牡霸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.组织印片的细胞学,诊断法)附录B 执行,l,SC/ T 7208.2-2007,6. 1. 2 取活贝,沿着内脏团的纵向丽切取一块组织(10 mm X 10 mm x 5 mm) ,立即放到Davi?田n' s,AFA 固定液中固定24 h ,固定液的体伊拉是样品体积的10 倍以上,随后换为70% 乙醇保存,6. 1 .3 组织切片前先要取材切块,将固定样品根据其组织和病灶的定位,切削成约3mm - 5mm 的方,块,厚度不超过5mm,6.2 制片,6.2 .1 切片制备程序按SC/T 7202. 3-2007 (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:组织病理学,诊断法)中6.2 - 6.10 的规定执行,6.2.2 每个牡妨样品应不连续地切取两块以上切片分别检查,7 结果判定,成熟的营养体的主要特点是内有液泡并迫使细胞核靠向边缘。经苏木精-伊红染色,营养体的胞质,被染成粉红色,而细胞核则呈蓝色。拍琴虫因种类不同,其营养体的大小也不一样,海水拍琴虫大小为,5 阳n - 7μm ,奥尔森拍琴虫大小为13 四n - 16 阳n ,但不能以此作为分类依据,2……
……